骨質疏鬆簡介
目前臨床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有兩種方法:第一是看到病人受到『低創傷性骨折』, 就是走路摔倒就造成腕部、髖部或脊椎壓迫性骨折,有這種狀況可以直接診斷有骨 鬆。第二就是要靠骨質密度檢查。大家熟知的定量式超音波只是簡易的篩檢工具,不 能用來診斷。
Check骨質疏鬆檢查
DXA常檢查腰椎與髖部,結果可診斷骨鬆,這三個位置的結果最具診斷效力。無法檢查腰椎與髖部時,可用橈骨前三分之一段代替,確保能得到準確的診斷。最終結果取腰椎或髖部最差值,檢查部位越多,診斷率越高,能更準確地評估骨密度。
T ZT值與Z值
T值與30歲健康年輕人骨質比較,0表示相同,負值越大,骨質越差。Z值與同年齡同性別健康人比較,標準差越大,骨質相對越差。T值-1表示比84%年輕人差,T值-2.5表示比99.4%年輕人差,數值越低,骨質問題越嚴重。
Standard診斷標準
T值大於或等於-1為正常,介於-1與-2.5為骨質缺乏,小於或等於-2.5為骨質疏鬆症。若骨鬆合併骨折,為嚴重骨質疏鬆症,需特別關注與治療。低創傷性骨折直接診斷為骨鬆,無需達標T值,病情判斷更靈活。
骨質密度追蹤與保健
01追蹤治療骨質密度及保健「甲」
定期追蹤骨質密度(DXA):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、65歲以上女性、70歲以上 男性,或是可以上GOOGLE搜尋關鍵字FRAX,若計算結果中度骨折風險(主要骨鬆 骨折>10%或髖部骨折>1.5%),就建議要定期追蹤骨質密度。
02追蹤治療骨質密度及保健「乙」
A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3:每日建議攝取1000~1200mg鈣與800~1000IU維生素 D3。建議多補充牛奶、深綠色蔬菜、板豆腐及黑木耳、鮭魚等。國人飲食平均只有 攝取一半,必要時考慮以鈣片補充。 B適當負重運動:負重運動即「承擔體重」的運動,比如慢跑、快走等。適當 且規律的負重運動可減緩骨鬆、增強肌力、增進平衡與協調性,減低跌倒的風險。 C多晒太陽:可以幫助身體生成具活性的維生素D3。晒太陽時儘量讓曝晒面積越大越好,不可塗防晒油或遮陽。可以在每日早晨或黃昏各約10至15分鐘即可。
03追蹤治療骨質密度及保健「丙」
骨質疏鬆專用藥物治療。
WHO對於骨質疏鬆症診斷標準(適用於50歲以上民眾或停經婦女) | |||
DXA報告(T值) | 骨質狀況 | 其他狀況 | 建議處置 |
T≧-1 | 正常 | 甲±乙 | |
-1<T<-2.5 | 骨質流失 | FRAX評估低骨折風險 甲+乙 | |
FRAX評估高骨折風險 甲+乙+丙 | |||
T≦-2.5 | 骨質疏鬆症 | 沒有骨鬆性骨折 | 甲+乙+丙 |
嚴重骨質疏鬆症 | 合併骨鬆性骨折 | 甲+乙+丙 |
哪些人比較容易有骨質疏鬆症
具有危險因子
•提早停經
•低身體質量指數 (BMI)
•肌肉量不足
過去的醫療狀況
•服用類固醇類藥物
•乳癌化療
•長期臥床或少動
( 例如中風 )
•曾經骨折過
•內分泌疾病 ( 例如糖尿病、
甲狀腺或腎上腺異常 )
生活習慣不佳
•抽菸
•飮酒過量
•鈣質攝取不足
•不曬太陽